當互聯網的應用已經無處不在,越來越多的硬件接入到物聯網中,數字化趨勢已經不可阻擋。IDC報告預測,到2018年,全球排名前1000位的企業中,將有67%會把數字化轉型作為面向未來的關鍵戰略,中國的1000強企業中,也將有50%做出同樣的選擇。
數字化轉型看上去是IT的事情,但其實是那些看上去與IT無關的業務部門的事。
很多人認為數字化轉型只是IT層面的事情,其實不然。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非常基礎和廣泛的轉變,它是指通過利用現代技術和通訊手段,變革業務的一個或多個關鍵層面。不僅包括IT,還涉及到公司架構、管理和文化等多個方面,甚至在整個社會層面,這種轉型也在悄然發生。
而用戶參與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和靈魂。數字化轉型徹底地改變了技術在企業中的作用,技術不再只是支撐企業運營的“幕后英雄”。互聯網、應用程序和移動設備等新技術的出現,使公司可以隨時隨地與用戶連接互動,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期望。所以用戶滿意度和技術創新能力、開發應用和服務的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。
那些擁有數字化基因的企業風頭無兩,所以傳統行業爭著要轉型。
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各個部門協作,往往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。而那些生來就具有數字化基因的企業,如今都發展勢頭迅猛。
在美國,Uber現在已經是前兩大出租車公司估值總和的4倍。這兩大出租車公司有著超過70年的歷史,而Uber成立只有不到10年,如今卻能夠迅速搶占市場并站穩了腳跟。在中國,滴滴的發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。Airbnb,這家員工只有800人的企業卻擁有超過100萬間客房。而酒店行業的巨頭希爾頓、洲際和萬豪酒店,每家擁有約70萬間客房,員工人數卻是Airbnb的250倍。
Uber和Airbnb兩家企業都是“創業公司“,卻憑借著算法、GPS、APP和用戶的連接就顛覆了整個行業,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。而這種”創業公司“還在增多,每個行業的顛覆也在隨時出現。對于傳統企業來說,用新技術和理念武裝自己,進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了保持市場地位的必經之路。
對于那些擁抱數字化并采取轉型措施的公司,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整體收入的提高和關鍵市場份額的增加,在客戶維系方面也有較突出的變化,有的公司甚至贏得了大量的新客戶并開拓出了新的市場機會。
1、數字化轉型的“時髦”技術
開發運維(DevOps):是一套針對開發和運維的系統或方法,可以促進開發團隊及運維團隊之間的溝通、協作與整合,其價值在于提升產品上市速度、提高應用質量、以及降低成本。DevOps的提出首先是在國外,經過這些年的發酵逐步被中國的企業所認可。應用DevOps之后,企業的軟件開發迭代速度會大大提高,畢竟在當今這個時代,你的應用創新快,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快加入最新的功能,都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手段。
2、數字化
敏捷(Agile):強調程序員團隊與業務專家之間的緊密協作、面對面的溝通、頻繁交付新的軟件版本、緊湊而自我組織型的團隊、能夠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的組織方法。選擇敏捷的開發管理工具能夠使用戶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,創造卓越的用戶體驗。
開放API:在應用經濟時代,企業越來越多地需要把內部服務和數據通過API開放出來,一方面在公司內部促進協作,一方面能夠更簡單高效地和第三方合作伙伴進行集成。選擇好的API管理工具能夠把內部數據和服務充分、安全地披露出來,讓企業找到自己合適的模式去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3、一點兒建議
數字化轉型看上去高大上,但是轉變卻是可以從小處開始的。 無論企業規模如何、現階段的數字化處于什么階段,都可以找到切入點進行轉型。
4、找準自己的切入點:
根據調查,每個企業都會從不同的地方開始他們的數字化轉型。只有企業本身可以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作出一個準確的評估,并弄清楚需要做的事情。企業也應該將外部因素作為評估的一個部分,比如政策與法規對每一個行業的影響都是不同的。
5、處理好人和文化:
人和文化層面對于數字化轉型尤為重要。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,相對于跨職能流程的執行,在IT團隊中打破文化障礙的過程往往是相對緩慢的。從人和文化層面上著手數字化轉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6、明確的愿景和強有力的領導:
數字化轉型與其他任何轉型一樣,在實際落實上都是非常困難的。但最難的不是技術上的轉變,也不是流程或商業模式的變化,而是在保持熱情的同時,思維模式、態度和行為上的必要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