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新型服務業、流通業,以及知識經濟的興起,為現代管理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課題,形成了各種前沿和熱點研究領域。但是,任何形式的經營形態都離不開基礎工業的支持。制造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仍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是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原動力。
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環境里,制造業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,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的主要途徑。縱觀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系統的應用現狀,建設的重點普遍放在ERP管理系統上。但是,由于產品行銷在這幾十年間從生產導向快速地演變成市場導向、競爭導向,因而也對制造企業生產現場的管理和組織提出了挑戰,僅僅依靠ERP系統往往無法應付這新的局面。
而此時MES的發展,恰好能填補這一空白,使制造企業管理者又看到了新的希望。MES主要用于生產車間制造流程的監督與改善,將工廠內生產的實時和準確數據響應于報表或其他方式上,呈現的結果會隨著情況的不同而做出改變,目的在于降低沒有附加價值的活動,如機臺當機等,促進工廠生產達到最佳的生產狀況。
MES在生產線上有四大設置重點:
1、即時管理現場的生產,提供各種管理決策報表;
2、導入RFID,以自動識別產品的種類及序號身份;
3、導入小型資料收集器,使人員在狹小的操作空間里,也能快速輸入資料;
4、由MES整合RFID、生產線輸送帶/測試設備的PLC,執行自動識別的彈性自動化生產。
一個設計良好的MES系統可以在統一平臺上集成諸如生產調度、產品跟蹤、質量控制、設備故障分析、網絡報表等管理功能,使用統一的數據庫和通過網絡聯接可以同時為生產部門、質檢部門、工藝部門、物流部門等提供車間管理信息服務。系統通過強調制造過程的整體優化來幫助企業實施完整的閉環生產,協助企業建立一體化和實時化的ERP/MES/SFC信息體系。
實施MES為企業帶來的主要效益如下:
1、人力需求被降到最低,所有搬送和測試程序自動化完成,整體成本因而降低,品質也獲得提升;
2、線上可以同時生產二到三種種類產品,使企業的生產彈性增加,無需堆積庫存,就能快速適應市場銷售的變化。
隨著制造企業規模的擴大,管理者已經很難直接管理工廠制造現場層面的情況。以前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求,而基于報表的管理不可避免存在延時、錯誤和矛盾,也無法實施有效的控制。MES規定了數據采集,維護管理,排產排程,文件控制,工時管理,生產、物料跟蹤,質量保證管理,資源管理,績效分析等方面的交互作用,對生產一線的狀況實現實時管理,可以大幅度改善成本控制,管理作業進度。
當然,任何一種系統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,MES同樣不能直接套用在企業身上,所以必須結合企業和時代發展需要,進行符合實際的創新應用。在解決企業當前生產管理問題的同時,具有相當的可成長性,符合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