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績效考核、績效工資基本概念
績效工資分為廣義績效工資和狹義績效工資,廣義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、獎勵工資(Merit pay)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。
績效工資是以對員工績效的有效考核為基礎,實現將工資與考核結果相掛鉤的工資制度,它的理論基礎就是“以績取酬”。企業利用績效工資對員工進行調控,以刺激員工的行為,通過對績優者和績劣者收人的調節,鼓勵員工追求符合企業要求的行為,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,努力實現企業目標。
基本原則
績效工資設計的基本原則是通過激勵個人提高績效促進組織的績效。即是通過績效工資傳達企業績效預期的信息,刺激企業中所有的員工來達到它的目的;使企業更關注結果或獨具特色的文化與價值觀;能促進高績效員工獲得高期望薪酬;保證薪酬因員工績效而不同。
考核目的
1、考核部門及員工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,為核定實際薪酬提供依據。
2、對上一考核期間的工作進行總結,為下一期間的績效改進及個人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。
3、為公司整體和局部薪酬調整、年度員工職等評定、崗位調整、資歷評價等提供重要依據。
4、提高員工隊伍技能和績效素質,優化人員結構,保持公司人力資源的活力和企業競爭力。
激勵作用
1、達成目標
2、挖掘問題
3、分配利益
4、促進成長
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利益分配,而是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。通過考核發現問題、改進問題,找到差距進行提升,最后達到雙贏。
二、績效管理的有效管理工具——單元結算
智工MES系統的單元生產(cell production)是精益生產的一個模塊。它是當代最新、最有效的生產線設置方式之一,己經在我國制造業內廣泛應用,并取得顯著成效。
智工MES單元結算(cell balance)是MES系統的重要模塊,通過MES系統對生產過程數據采集,從而自動按照結算原則對每個生產單元進行獨立結算。
績效考核、績效工資四大功能模塊簡介:
1、基礎資料:單據類型設置、加工收入結算設置、計劃達成結算設置、品質獎罰結算設置、材料超領結算設置、材料節省結算設置、其他費用結算設置。
2、單元結算:加工收入結算、計劃達成結算、品質獎罰結算、材料超領結算、材料節省結算、其他費用結算、員工考核系數維護、計件工資計算。
3、結算報表:加工收入結算報表、計劃達成結算報表、品質獎罰結算報表、材料超領結算報表、材料節省結算、其他費用結算、員工系數分配報表;計件工資查詢報表。
4、三大工程圖 物流工程圖(物流走向、手持量)、品質工程圖(標準檢驗項目、檢驗頻次)、加工工程圖(單件加工工時、材料定額)
三、成功案例:
我們智工軟件廣東某電子行業客戶,通過單元劃分、U型布局和單元結算系統的成功實施,制造部由4條拉線劃為12個生產單元,分布式生產模式,可快速靈活切換/多功能組合,一個單元可同時生產不同產品。
在保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,制造部人員由原來的114人減少至56人,效率提升一倍,品質直通率98%以上。工資分配采用‘5:3:4’原則后,員工平均工資水平4K+。
C單元結算,C長對管轄的生產單元全權負責,打破傳統吃大鍋飯且不上進的思想,團隊內部優勝劣汰。
系統結算的同時,C單元內部也進行每天考核打分,從而將工資差異化:
個人系數考核得分=個人崗位難度系數*當天工作完成度*上班工時
單位系數(元/分)=單元結算總金額/單元系數總分
員工計件工資=單位系數*個人系數考核得分
四、績效考核、績效工資帶來效益價值
1、提高員工積極性:改變現有工資結構,將之差異化、公平化、透明化,提高員工積極性,激活人心。
2、提升效率品質:將計劃達成率、直通率、材料損耗率等與員工工資直接掛鉤
提升效率和品質,降低成本,提高企業競爭力。
3、自主經營結算:產線經營差異化、人員優勝劣汰,自主經營結算,與企業共擔風險,實現共贏。